急诊急救是医疗工作的最前沿,更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关键防线。每一次心跳的延续、每一次呼吸的维持,都离不开医护人员扎实的急救技能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专业技能,规范诊疗流程,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9月18日下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急诊急救专项技能培训。本次培训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训练,全面强化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助力每一位医护人员成为患者身边可靠的“生命守护者”。培训由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新主讲,各临床科室人员积极参加。
急诊急救是医疗机构应对突发状况的第一道防线,扎实的技能与规范的流程直接关系到救治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陈新主任强调,心脏骤停抢救存在“黄金4分钟”的关键窗口,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将下降7%–10%。因此,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本次培训重点围绕心肺复苏(CPR)和除颤仪(AED)的使用展开。陈新主任结合最新版《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对CPR的基本流程、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除颤环节,她重点介绍了AED的操作原理、电极片粘贴位置及除颤时机,强调早期除颤是挽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关键,必须做到快速识别、快速取用、快速操作。
理论讲解后,参训人员在陈新主任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实操训练,内容包括从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到人工通气和除颤的全流程演练。现场学习氛围紧张有序,每一位医护人员均轮番上阵。陈新主任逐一纠正操作细节,确保所有动作精准、到位、有效。参训人员全身心投入,通过反复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急救流程的理解和操作熟练度。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始终将患者安全置于首位。未来,我院将持续完善培训体系、优化救治流程,定期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与考核,全面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切实为百姓筑牢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